
新湖南客户端6月25日讯(通讯员 蒋瑜 易平燕)东安县水岭乡三合村兴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陈松以肉牛产业为发力点,创新使用玉米秸秆作为饲料,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玉米秸秆等废弃物找到了新的利用途径。他的创新养殖实践,积极推动着水岭乡的乡村振兴工作。
2008年,陈松南下深圳创业,成功经营外贸玩具厂。然而,家乡的优质生态资源和乡愁情结使他返乡,决心通过发展肉牛产业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道路。
水岭乡水利资源相对匮乏,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但长期以来玉米秸秆一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陈松回乡后,他综合利用废弃的玉米秸秆,探索了肉牛养殖与玉米种植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陈松的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支持。永州市加隽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云云表示,陈松的肉牛养殖项目为玉米秸秆提供了新的出路,使得废弃物转化为村民增收的宝贵资源。通过这一项目,每年1500多吨的玉米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周边村民也能增加收入。
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陈松获得了50万元的特色贷款,进一步增强了他的发展信心。他通过积极参与外贸出口和自繁自养自销肉牛的方式,努力扩大养牛规模并提升产品品质,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牛系列产品。
陈松的肉牛养殖项目不仅带动了水岭乡肉牛、生猪、山羊等养殖业的发展,也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有7家养猪大户、4家养牛大户和5家养羊大户,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
通过“养牛”接力乡村振兴,陈松不仅成功实现了自身事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地增收和就业。他的努力使玉米秸秆等废弃物成为村民的宝贵资源,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今后,陈松计划进一步扩建牛舍,将自己的牛场规模扩大到常年存栏500头、常年出栏200头。他将继续努力发展肉牛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责编:田文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